Vol.26 什么问题是你们三位都想要回答的?
『播客介紹』
欢迎来到“空无一物”,这由三个无业游民发起的一档以赚钱、生活、成长三点为主轴,融入历史、战争、西方文化、投资等视角,结合当下去探讨我们该如何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活(生存)”
播客收听方式:
🎵 1.点击图片,扫码收听
🎵 2.播客平台搜索 『空无一物』 进行订阅。
(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荔枝fm、网易云音乐)
「空无一物」
空想家俱乐部
开放招募
👇
社群仅限「空无一物」听众
(认真填写表格即可加入我们哦!)
Vol.26目录
1 / 往期播客选题规律
2 / 关于教育
在对话中厘清价值观
财商教育
成长教育与成人教育
教育,传递你相信的东西
教育,为了人更好的发展
3 / 本期话题的灵魂拷问
假如人没有经历过,很难觉醒
逆向思维话题找底层逻辑
4 / 未来选题方向
共读经典
往期播客选题规律
小白:
说实在的,我们就是一个不正经的聊天节目,并没有一个非常严谨的选题过程。所以其实并不存在形成共识的选题原则。更多是凭着三个人的默契,选择了同样的一个话题。
如果反向去看我们往期的选题,倒是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但每个人选题的理由不太一样,基于这样的考量,觉得这个话题本身蛮值得聊。
米索:
快速翻阅了一遍我们的播客list,发现了一些共性,在职场相关的问题上,我们会谈得比较多,比如说职业道路的选择、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它就是涉及到认识自我、自我发展、个人发展,还有教育相关的一系列内容,我们谈得特别多。
我个人感兴趣的话题:成人教育、个人发展、自我认知、自由职业。这些话题我特别喜欢聊。我本身就在研究,也在这条路上走着,所以我可以有很多的心得和体会分享给大家。另一方面我也知道这些对很多人而言是很有用的命题,大家都离不开这些东西。
第一,我感兴趣,我在研究,第二,对于很多人而言很重要,且他们很想学习。基于这些点,作为我挑选话题的第一原则。
小白:
在大的领域上,我们肯定有相似的地方。与你工作相关的,你肯定会投入更多的兴趣。
除此之外,因为我的工作跟人的发展有关,而且又注重因材施教,所以你就会特别在意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很自然地我会关注那些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的、不被理解的群体。
小众或少数派不一定数量少,而是因为有壁垒存在,他们很难得到外界的理解。比如「凡尔赛」的那期播客。真实生活中我们就有这样的一群朋友,大家只会觉得他们非常优秀,年少成名还赚那么多钱,完全不能够理解他们的不开心、抑郁。但这类人我们有接触过,知道他们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性格类型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是因为有些人天生的性格跟中国的主流文化相违背,或者跟当下的教育模式不那么贴合,他成长的路径就不那么顺利。不管是在校园还是在职场,他都会有很多的干扰,他也不容易得到高质量的反馈,而且他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去解读别人给他的反馈。
所以凡是涉及到少数派的,带有偏见的话题,那都是我会特别喜欢的。
在对话中厘清价值观
米索:
那海程大概就是对历史、战略、搞钱感兴趣。
海程:
对,我之前对自己的认知是“战士+文人”,特别湖南人,结果昨天在家吃饭的时候,让我获得了不一样的认识。他们帮我回忆起,小时候我已经忘掉的事情。
因为我妈妈家就很上海人,类似全家搞钱的那种人,他们聊投资的事情聊到全家最有财商思维的人,他们竟然说是我。
他们说我一年级的时候,类似帮人画画收五毛,抄我作业收一块。三年级开始在班上放“高利”贷了。
我在《空无一物》这件事情上,我自己最关注的东西是“一人公司怎么去经营”以及“怎么去做自我认知”。
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头在AI,脚在中世纪。
我从小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发现有些价值观不一定对但是很自洽,比如宗教的价值观完整且成体系。但是一个人如果要去建立一个独立的价值观,其实是非常难的。
我们的生态位其实是自由职业,或者说个人创业者。如果说我们现在变成一家公司,我们得自己现编一套价值观,难度很高。
怎么去建立一个公司,以及如何在建立公司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你自己相信的价值观,然后把这个游戏玩下去。这是我真正关注的两件事情。
小白:
海程的这个点我有共鸣。
价值观,我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能不能写得出来,不管清不清晰,它就深深写在你的脑回路里,影响你的每一个决策。
坦白来说,我觉得我跟同龄人相比,价值观的清晰度应该相对来说比较高,但仍然存在困难。对于我来说,让价值观变得清晰的办法不是自己瞎想,而是通过对话。那在这一点上,你们两个就成了我的工具人。
其实每次在聊话题的时候,一定会夹带着我的价值观,也是在跟你们双向沟通的过程里,回看文本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的价值观是这样子。
其实聊了那么多期了,面临一个新的话题和新的讨论方向的时候,我可能比较在意有哪些重要的概念和重要的主题,是我们之前没有讨论过的。或者哪一类的案例是我们之前没有讨论过,或者是说我这边接触的样本不够多
我会蛮期待从对话中得到一些反馈的。
财商教育
米索:
我过年的时候也在关注“财商”这一块,我小时候其实也在靠给别人画素描赚钱,一张画一块钱这样的方式。
我小侄女正好是今年上小学一年级,过年的时候我跟我姐说,你要让她尽早去接触钱,让她知道钱是什么,尽快培养财务的观念,这个意识越小培养越好。
我就在想,为什么我开始在思考育儿心得了,如果有人要跟我讲育儿的话,我可能会很感兴趣。我会发现,早期的教育当然是越早越好。成人教育是你到了成年的阶段,可能没有办法去接触到一些教育,那么你后天需要大量的努力去进行自我教育。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能接触到的教育无非来自于学校和原生家庭。那如果说学校没有办法给予到他相关的支持,那么显然原生家庭就应该去补足。小孩子在财务方面的教育,学校肯定不会去教。
所以我跟我姐说,一定不要给小朋友灌输“钱是罪恶的”这种观念。因为我小时候成长的环境,父母会不让小孩碰钱,也不希望小孩关注钱,会说“你的压岁钱归我们管,小孩子不需要钱,你只要管好你的成绩。”
我今年看到了一个网上流传很久的一张借条,是妈妈问女儿借压岁钱,成年的时候会把这笔钱还给她,甚至还算利息。真希望我妈在我小时候也这么对我。
我还有个侄子,我堂姐就是给孩子钱,让他自己去买东西,并且告诉他如果你要买糖,我给你5块钱,你自己去买,对方应该找你多少钱?多的钱你要给回爸妈,或者自己存起来。
他们就是会让孩子提前去接触钱。
据我观察,这两种教育下,反正我听说那个我小侄子成绩非常好,尤其是数学,或者说对数字更敏感一些。
如果你不给孩子去接触正确的金钱观,那么以后他长大了只会觉得钱是脏的,“钱就是罪恶的”甚至会成为很多人后天的印象。导致大家会过度的理想主义,或者不好意思谈钱。
我们现在接触的很多的客户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常见形态是,一提钱就面露尴尬,哪怕做了很多事情也不太好意思去收费。就自己咽下了,就当自己吃下这个亏,但其实他们内心是不舒服的,又不知道怎么去谈这个事情,因为觉得谈钱伤感情。
他们的金钱教育就是父母说钱是有害的,是罪恶之源,这个印象从小扎根在你心里,你要后天改变真的很难。
成人教育,我可以去很开心地去谈,但是我发现我现在对儿童的教育会更上心,会更关注他们脑子里在想什么,他们应该怎么被培养成不会夭折的人。
成长教育与成人教育
微博上有个学生自杀了,我看完就知道,他陷入了虚无主义,他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感。
小白:
看文字的时候,我会有很强的惋惜感,能够写出这样的文本的人,脑子是很好的,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可惜人没了。
米索:
我猜测有两部分原因,首先是原生家庭没有给到他足够的支持,其次是周围的朋友给他的建议真是不如不给,他向这群朋友求助甚至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找到对的求助对象真的很重要。
小白:
我最近有看关于青少年教育的内容,切入点和米索不太一样,我纯粹站在理性者的心态,希望整体效能最大化,哪怕是我们没有怎么费力气的播客,你还是希望它能够发挥更多的正向的价值。
我们教练工作做久了,都会感觉到有些比较难办的问题,底层都是人的观念的问题。观念干预其实难度非常大,原因在于它就是你过往几十年的经历累积。
理论上来讲,如果一个人有比较好的情商,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感受到人生的意义感和幸福感,有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上来讲是要从小开始干预的。
我们看到的很多客户身上的问题,往深里去揪,多多少少都跟童年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基于这样的原因,如果我们有机会对这个年龄段的人多讲讲这些东西,可以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即便已经过了青少年期了,也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解释过往的经历。你会更容易放过自己,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过往不太愉快的回忆。
我最近也会去关注儿童教育,今天逛书店的时候看到《正面管教》,讲成年以前的各个阶段大脑发育的特点。各个阶段学校老师、家长应该扮演的责任。可能以后有关这类话题我会愿意多聊一聊。
米索:
我觉得我们要成育儿博主了(笑)
其实我觉得对于研究成人教育一个反向的作用,就是去研究他的一些情况和经历。至少我就是这么研究的,有一些人的问题,我会想要去了解他们很详细的情况,包括他们之前的经历,原生家庭的情况等等,这些对他想法的形成有很直接的影响的。
还有一本书我推给了朋友,讲的是原生家庭的金钱观会作用到你成年后的价值观。读完这本书,我就在感慨,解决一个成年人的问题,不妨去反推一下幼儿经历、童年经历、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其实他会很直接地显露一些结果在你面前。因为有些种子它埋得很早,而且都是在你无意识的时候就被埋下的。
种子长大了,发芽了,然后长成什么参天大树之后,这棵树到底就是会不会影响你未来的道路的发展?其实都不一定呢,它未必是一棵好树。就是有些概念你摘下了之后,它长出来只要它长出来就很难被扭转,而且你真的要扭转,你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正。
小白:
如果你往未来看的话,这个事情就会变成如果我们的客户他已经有了下一代的话,他的一系列的观念其实也会反映在他对后代的教育上。
我们有些客户其实已经有这样的一个意识了,他们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的这个教育方法有点不太对。同样他们也会很关注财富传承,自己的这个江山后面能不能接下来。但其实这个因为不懂这些基本的这个原理和常识,那也会导致他们就做出一些事情。
海程那边接触到非常多家境还不错的客户,他们现在遭遇的一系列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父辈们没有做好的一些事情。
理论上,父辈已经给你打好了很多江山,有了很不错的资源,你应该好好利用资源,过上更好的幸福人生,而且也能够创造更加正向的社会价值。
然而并没有,要么是不愿意接纳这个事情,甚至跟现状作对,或者强行接这个盘子,又接不住。这种例子在海程那边应该看到超级多。
海程:
“头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脚在中世纪。”既有一个开阔的眼界,但是身上又有很多的责任。但还缺乏能力去实现这两块各自的野心。
小白:
我最近在研究这种家族企业的财富传承问题,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必须要建立的。往小了说是家族的价值观,往大了说是家族文化。就像以前的那种名门望族,他们都会有这种传家的祖训,可能是超厚的一本,然后每天都要起来诵读。
因为这个事情很关键,一个家族企业要做好传承,如果只是靠一些表面上的规章制度和金钱的转移,其实是没有用的。归根到底需要形成宗族的文化,靠这个文化去影响你的下一代,以及影响招募来的外部人,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职业经理人,你都需要这样一套东西。
问题在于,如同海程所说,从0到1打造价值观非常难。对创一代来说,这是一个技能的短板,他们自己可能蛮明白,但是怎么把他的精神有效地传递下去,而且让他的下一代能够真正地听进去,并且用起来。这个事情其实很难的,是个系统工程。
教育,传递你相信的东西
米索:
虽然海程没有在做教育,但我对教育的理解有更宏观的认识。比如别人找你做咨询的时候,你会给意见,这也会有教育的成分,你可能会告诉他说诶为什么你这个事情可能做得不太对?以及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让这件事情跑得更好的?
那你在接触的客户当中,你自己感觉你对于他们什么样的问题会很感兴趣?
海程:
我刚好在节目里面说,我非常感谢小白对我的一个潜移默化的改造。我之前我觉得我在过去对很多的词汇带有体感,但是我不一定真正能够非常好地理解这个词本身的意义。
比如教育、成人教育、敬仰、自由职业等等,其实这些词细细拆一下,那种对抗感或者迷恋可能就会被祛魅。
曾经提到教育的时候,我自己会有些不满的那个东西。我曾经有一个预设,你必须做得特别nb才能去教人。我可能把这个东西投射到了外部。
教育这个词,我目前的理解就是把你相信的东西传递给其他人,有点像信息的繁殖。
我自己感兴趣聊的点,有点像是「劝退工作」,或让人有「公司化经营」的意识。
最早可能是跟上班的人聊,你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搬砖的,要把自己看成是to B的公司,你要薅公司的羊毛,至于老板是谁你自己选。
如果是跟高净值的用户聊,也特别简单,他们可能会是因为受过“精英教育”,成为了非常强的乙方,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高级生产力,可能会对自己的生态位产生一定的误解。我希望能够帮他们以甲方或者以一个公司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怎么在这个社会体系里面获得更大的回报。
小白:
不管海程做的事情的初心是什么,怎么界定自己在做的事情,客观来说,它已经产生了教育的效果。我认为他是在传递一些基本的常识。
我们都知道现有的教育系统存在一些天然的缺陷,它其实在磨灭大家的一些基本常识。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有些东西如果你没有经历过相关的教育系统,你反而会有更多的敬畏感,尤其是在生意上。
现有教育系统的缺陷,导致受过深度教育的人反而会丧失掉一些基本常识。
比如你拿到想要的结果不代表你做得对;比如你按照看似成功的步骤做完了,未必能够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你只是提升了成功的概率而已。
不是我做了A,所以必然有B,或者说我没有得到B,一定是因为我A做错了。不一定的。
反而是没有念过那么多书的人,凭着民间智慧,生活的实践,他们反而能够很清晰地保有这样的常识。
教育,为了人更好的发展
米索:
我发现好像我们三个人其实本质上还是没有逃脱一个最感兴趣的话题——教育。
小白:
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说法,老讲教育,大家可能以为我们是K12博主(划掉)。我觉得可能会在意的是人的发展吧。
其实归根到底,教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人更好的发展。
互联网出现了,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的资源比以往来讲更容易获得了。如果你不了解自我发展的一些基本常识,你可能都没有这样的一个意识。
或者你即便知道了这些资源,你也没有办法以一个正确的视角和正确的方式去运用它们,相当于你就浪费了很多很多宝贵的资源。
对于一个理性派来讲,最看不得资源的浪费,每次看到我们觉得这人挺好的,他为什么卡在那?你就会很着急嘛,因为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资源的极大浪费。
假如人没有经历过,很难觉醒
米索:
你刚才提到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我认知,虽然我们的很多话题都是围绕着几个词,但如果你真的想传递给很多人的话,我会发现它的命题很宏观。
尽管我们会把很多话题拆开揉碎了去讲自己的观点,再传播给大家,让大家自己去感悟或者体会。但你也会发现,假如人真的没有去经历过一些东西,很难觉醒。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一定要经历过 “痛”,才能够有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如果不是,那么从儿童阶段或者青少年时期,就告诉他们一些我们认为正确的、认可的理念,是否就能够真的让他们走上一条相对不会那么痛苦的路?
小白:
如果是以播客这个载体,我觉得办不到,不管是什么年龄层。原因很简单,认知科学研究基本的结论是:该吃的亏你还是得吃。
但如果有一个类似教练的角色,或者是一个你愿意信任的人,他曾经说过一些东西,让你在吃亏前知道一些事儿,你能给自己贴一个安全网。
比如没亏过钱的人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把事情做对了,居然还会亏。这件事儿很难有体感上的认识,所以本质上他必须要亲自经历这件事——很认真地去做了很多调研,尽我所能地做对了所有的步骤,但因为一个我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东西打乱了我的计划,最终拿到了很烂的结果。
这样的事是必须去经历的,但是如果他提前知道了,大概率他可以通过副业或者小成本生意的方式尽早地去经历这个事儿。没有必要在工作里面再去经历,或者借钱开奶茶店这样大成本的方式去经历。
播客无非是在你的脑子里埋入种子,但愿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唤醒你的记忆,让你知道有那么一件事,能够给自己设定一个安全的网,我觉得它的作用就仅此而已。
本期话题的灵魂拷问
米索:
关于这个话题,我在思考这个问题背后的动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当事人会问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有想过提问者背后的动机吗?
小白:
有诸多可能性吧,比如说有一种可能性是他把播客看成比较刻意的一个商业行为,带有目的性,可能内容选题是为了某个目的设置了一个原则。
所以他有可能是想知道你们的这个目的性是怎样的?这个目的性拆解成具体的原则会变成什么样子。
也有可能我们向听众想知道我们的标准嘛,然后确保自己提的问题以后能有更大的几率被我们翻到牌子。
海程:
因为我和米索日常看起来会比较凶,所以我觉得听众在小心翼翼地试探那个边界。
我觉得一个问题可能对提问者和被问的人都会有价值。
这个选题我感兴趣的点在于,我对我们聊的话题用归纳法会有一些潜在的预设,我想看看你们的预设是什么。这个状态很像土路,是被牛、马或者是人的脚一步一步踩出来的。
就相当于我们已经录了那么多期,其实我们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或者短促的决策中间,我们其实形成了一条路。
米索:
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质上有点在灵魂拷问,就是考验你们对于自己的一些认知。它更多的是让你对自己发问,什么东西是你特别想要去讲的。
我最开始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刚好在上海和胭脂王吃饭,也顺便问了他。他给我的答案是「缺陷」。这确实是对自己灵魂拷问的问题,基于他给我的灵感,你们会想要回答“你觉得你身上会有什么缺陷”这样的一个问题吗?
小白:
我觉得OK,符合我的原则。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些“偏见”,在我们的文化里,谈缺陷谈得很少,基本上也在谈成功不谈失败。但其实,谈缺陷是很有价值的,谈失败也很有价值。
我以前面试人的一个原则就是,我会很认真地问「缺点是什么」,有的人他有过很深的思考,能够讲出自己的缺陷具体在哪里,而且他意识到这个事情,他很有应对方法。
但有的人是冠冕堂皇的,看似在回答缺陷,其实是在展示优点。他在回避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面对他的缺陷,而且能够把它答出来,那他至少传递出来几个信号:第一,这个人非常坦诚。第二,他非常有自知之明,那这两点都是非常稀缺的品质。
因为他明确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特点,他以后反而可以小心地避开这件事情。而且如果他还能够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他的这些缺陷在什么场景下容易引发,应对办法是什么,有什么预警体系来确保尽可能的避免失控?那我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
我觉得这个问题长期被忽略,但是又很重要。
那这样的话题我当然很愿意聊,我也很愿意拿我本人作为一个例子,是个挺好的话题。
逆向思维话题找底层逻辑
米索:
其实我当时听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也是眼前一亮。大家都喜欢谈优点,但逆向思维的话题也是我非常非常喜欢去聊的。
小白站在职场的角度聊,但我脑子里蹦出了自己很多领域的缺陷,不管是赚钱、做事、工作,或者跟人交往,谈恋爱。我脑子里都要爆炸了,缺陷一大堆。
小白:
我也是。如果一个话题大家都在聊,我们直接甩链接给大家过去看就好啦。所以我们聊一些大家没有怎么聊过的话题,我会觉得有意思。
米索:
我们之前的第五期,一个人如何错过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这次话题我是没有想到还蛮受欢迎的,因为这也是「逆向话题」。
第七期的话题,哪些重要的技能养成困难程度被严重低估了?这个话题并不是逆向,而是比较犀利,我们谈的技能不是常规大众理解的那些技能,反而是一些非常容易被忽略的技能。把不起眼的话题放大了。
大众认为理所当然的话题,我们进行的解读会很反转,也是我特别喜欢聊的。
小白:
我发现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别,你提到的话题在我的归类里偏「第一性原理」。
我们都不是很喜欢聊特别肤浅的东西。即便是一个肤浅的话题,我们三个在一块儿就很容易越聊越深,聊到一个更加偏底层的东西。
有些话题有时候很多人在聊,但是那个答案你并不满意,你会觉得太流于表面,你就希望更进一步去聊这个话题。有些话题是属于这样一个类别。
包括说 Vol.12商业社会为什么本质上就是关系?这也是我们的基本思考。
「价值交换」就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关系之上的。因为先有了互相信任的关系,你才有可能发生价值的交换,这个就是它最底层的逻辑。
前几天有人很认真地问我,很多书都强调底层逻辑很重要,这个底层逻辑到底是个啥?
就会发现大家都在说这个问题,但并没有人认真地去讲这个概念是什么。
其实本质上就是在讲第一性原理,在我的解释系统里,一定是回归一些常识、偏向于自然基本规律层面的解释,才是我认为的一件事情的底层逻辑。
类似这样的话题,我很愿意多聊,也会很认真地去参与。
原因是我觉得我们的这个行业垃圾信息太多,会给人造成困扰,信息爆炸导致优质的信息被埋没。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副作用是创造了很多乱七八糟的词汇,搞得大家越来越想不清楚事情。
包括这两天我在看商业发展史,提到一个重要节点——互联网在美国开始兴起。那个节点资本开始吹捧网络效应,创造了超多的新词,大家会觉得颠覆了以往的商业理论。
但事实上你站在现在这个节点去看,互联网诞生之前的商业书的概念其实根本就没有过时,仍然可以解释现在的很多商业现象。
未来选题方向:经典著作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
米索:
前两天有朋友送我南怀瑾的书,我边看边啧啧称奇,为什么我没有早一点遇到这本书。
我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虽然我也看了很多西方的那些书籍等等,但可能是因为跟我最近更深度地去接触了一些宗教相关的概念。
发现佛家和道教真的是非常有意思,虽然他们的东西很短小精悍,但是你每读一遍你都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描绘,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感受。
王德峰(复旦教授)强烈推荐你们去看,他对于道家和佛学的解读,就是结合了现代的关系(商业关系、情感关系等等)去谈他的理解。
很多人在追捧新概念、新事物、新生的任何东西,但其实到最后你会发现,「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千万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能一些很经典的话题,或者很经典的观点,我都会非常非常愿意去谈。
我之前光研究道德经当中的一句话,就花了一个下午,去看很多人怎么去解读那一句话。
除了刚才我提到的一些关于人的发展的那些话题以外,还有就是古老的或者说很经典的东西,就是那些那些很精悍的著作等等,或者说几句话吧,或者说一首诗之类的,我都会觉得说它可以被演绎出很多,解读出很多的东西来,而且可以「古为今用」。
小白:
突然诞生了一个新的选题方向,挑一本经典,比如《道德经》,共读一段我们三个都很有感悟的短小精悍的文本,各自聊大家的理解和演绎。这个活动应该也会蛮有意思的。
我们就专门挑那种文本非常短,但是里面包含的精髓非常多的那种东西,可以把文本作为工具,围绕这个工具展开聊天。
米索:
我真的最近好迷禅宗的那些东西,但我不知道怎么跟没有接触的听众们表达那种喜悦感,很难表达。
小白:
因为所有涉及到禅的概念,都没有办法用简单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达的。
米索:
是太难了,语言已经限制了我的表达,其实很多的喜悦感,我对于事物新的理解和认知,一部分是来自于禅宗带给我的启发,就是当你真的接触了之后,你是忍不住进入到一种非常喜悦的状态,而且你很沉迷。
倒不是我上脑了,是真的很难去传递这种很棒的感觉和体验。这个东西是会正向的循环的,你的体内、你的状态和能量场。
一旦你悟了,只要你开始有点萌芽起来的那种感觉,有些体感了,这个时候其实你差不多已经进入到那种「你在被打开」,当你被打开之后,我不需要拿鞭子去催促你每天要读几章,你自己会忍不住去研究的。
你越研究越发现所有你以前经历过的,你脑子里想的,然后包括你自己走到今天,当下所有的一切,都会和禅宗当中的一些话完全关联起来。
你就觉得天呐好神秘哦,好神奇哦,就是那种感觉。
海程:
学历史也经常会感觉,好像古人把你曾经思考过的很多事情想了一遍。
小白:
古人没有过多的娱乐项目,可能终其一生就在钻研一件事。我们看到的经典,可能是一个人类究其一生的能量凝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客观来说,我们现在诱惑真的蛮多的,很难有人能够终其一生去钻研很小的一个东西。
从这个角度讲,有的时候你感觉你很像在占古人的便宜,人家是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写作业,我们只要每天花十分钟去翻一翻书就可以了,书的定价还可能只要二十九块五。你会有一种低价抄人家作业的感觉。
米索:
是的,这是学习资料用得好。
其实你不用经历,你通过别人的传记,看一页盖住,思考他下一步会做什么,再看看他的真实的答案和结果。这是很好的能够代入并且共情的一个经历。
小白:
对,我觉得其实它的成本会少很多,不需要你自己以身试法。
而且很多的现实状况也不支持你去做重复的AB test测试。比如把一家公司做垮,或是开掉你手下的关系非常好的兄弟,类似这样的事即便有,也不会有机会让你做三到五遍。
海程:
现实没有一个重复退出的机制,不能就像游戏一样读档,所以人会倾向于不去大砍大杀,而是在一个非常中间的区域去做事情。但是在中间区域做事情,通常来讲往往是非常差的一个选择。
小白:
果断前行或果断退后,其实把时间拉长都未必是坏的选择,但是在中间游移不定、卡在原地不动,有的时候就是一件坏事情。
咨询界有句老话,“时间会伤害所有人的脚跟” 嘛,中文总是缺少那么点意思。
Time wounds all heels.
(时间会击破所有弱点)
The surest way to waste time is to throw caution to the winds.(最保险的浪费时间的方法,就是对警告充耳不闻)
——《咨询的奥秘》
大意是,因为你不想改变,不想承担一些失败的风险,所以你就维持在原地不动,但是最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发现这个东西最终会伤害到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
· END ·
一个求助
海程:
真的抱歉,上次的收音非常糟糕,对不起大家。
小白:
刚好也求助一下我们的听众朋友们:
如果三个人都在不同的地方要远程的录制的话,还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式?
我目前听到的最好的一个版本是,三个人分别录音,然后合并音轨,这对于剪辑的人不太友好。
大家如果有更加优雅的方案,欢迎告诉我们,说不定会有惊喜的小奖品送上~
■ Vol.27 预告
自我认知:你的缺点是什么?
编辑 | 方糖呐
图片 | 方糖呐
主播